
宋律师,常州专业离婚律师,现执业于***律师事务所,法律功底扎实,执业经验丰富,秉承着“专心、专注、专业”的理念,承办每一项法律事务、每一个案件。所办理的案件胜诉高,获得当事人的高度肯定。在工作中一直坚持恪守诚信、维护正义的信念,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在中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养儿防老;的思想占据着主流。而对于一些无法生育的家庭,收养孩子就成为了他们的选择。但是,等到成年之后,部分被收养子女基于不同的原因会与收养家庭解除收养关系。那么,成年子女解除收养关系应如何办理手续下面就不妨跟着一起来看看成年子女解除收养关系怎么办理手续的要点吧!
一、成年子女解除收养关系的流程
1、提出申请
收养关系当事人持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收养登记证和解除收养关系的书面协议,共同到被收养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收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登记;
2、受理申请
3、审查
收养登记机关收到解除收养关系登记申请书及有关材料后,应当自次日起30日内进行审查;
4、决定
对符合收养法规定的,为当事人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收回收养登记证,发给解除收养关系证明。
二、成年子女如何解除收养关系
解除收养关系的法定程序有两种:
1、登记解除
收养关系自收养人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门部门登记成立,也可以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解除。
在收养人与被收养人解除收养关系时,如果养子女未成年,应由收养人和送养人协议解除;如果养子女已满十周岁以上,还要征求养子女的意见;如果养子女已经成年,应当由养父母和养子女双方协议。
当事人达成协议后到收养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办理解除收养关系手续。
2、判决解除
收养关系人经协议不成,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判决解除。提起诉讼的当事人可以是收养人,也可以是送养人,还可以是成年的被送养人。
无论用何种方式解除收养关系,都应在法律和行政法规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同时应保护老人、妇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解除收养关系的效力
1、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
2、由养父母抚养成人的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且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
3、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
4、对于养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一般不予补偿其支出的生活费与教育费。
综上所述,成年子女解除收养关系怎么办理手续需要经过;提出申请;、;受理申请;、;审查;和;决定;四个程序。如果登记解除不成功,那么成年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解除。好啦,的解答就到此结束啦。
核心内容:收养关系解除后产生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直接后果和间接后果。收养关系解除后的法律后果主要体现在收养关系当事人的人身及财产、生活抚育费等方面权利义务的变更。下面,编辑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收养关系解除后的法律后果。
我国收养法第29条、第30条规定了解除收养后产生的法律效力。它包括直接后果和间接后果。
1、收养解除的直接后果
收养解除的直接后果,主要指收养关系当事人的人身及财产方面权利义务发生变更的结果。
收养法第29条规定:;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及其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自行恢复,但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即拟制直系血亲和拟制旁系血亲关系消除。
未成年养子女和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自行恢复,即自然直系血亲和自然旁系血亲关系自行恢复。
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2、收养解除的间接后果
收养解除的间接后果,主要是指收养解除导致当事人生活抚育费的追偿及后期支付的后果。
收养法第30条规定:;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但因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